硬盘划分
在构建家庭 All-in-One 服务器时,合理的硬盘规划是确保系统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。当多个虚拟机同时运行时,硬盘的读写压力会显著增加,因此需要采用 分层存储策略,避免将所有负载集中在 单一硬盘上。 为此,陈大剩制定了如下硬盘分配方案:
硬盘 | 型号 | 插槽 | 速率 | 用途 |
---|---|---|---|---|
NVME-SSD-1 | 西数 SN570 NVEM 协议 SSD 1TB | M.2 插槽 | PCIe 3.0 × 4 | 存放运行虚拟机 |
NVME-SSD-2 | 西数 SN770 NVEM 协议 SSD 500 GB | M.2 插槽 | PCIe 3.0 × 4 | 直通给黑苹果(或其他操作系统) |
NVME-SSD-3 | 三星 980 NVEM 协议 SSD 512 GB | M.2 插槽 | PCIe 2.0 × 4 | ESXi 系统盘(镜像) |
NVME-SSD-4 | 小海豚 6536 3.2T AIC 刀卡 | PCIe 插槽 | PCIe 3.0 × 4 | 存放运行虚拟机 |
NVME-SSD-5 | 未知固态硬盘(购买的路上) | PCIe 插槽 | PCIe 3.0 × 4 | 虚拟机不够时拓展 |
HDD-1 | 希捷 ST2000VX008 4TB | SATA 接口 | SATA 3.0 | 直通给黑群晖(存储池1) |
HDD-2 | 西数 1TB | SATA 接口 | SATA 3.0 | 直通给黑群晖(存储池2) |
HDD-3 | 未知硬盘 4TB(购买的路上) | SATA 接口 | SATA 3.0 | 直通给黑群晖(给存储池1做备份) |
设计思路¶
系统盘¶
前面也多次说过,因为主板的第三个 M.2 接口只有 PCIe 2.0 × 4 速率,所以 NVME-SSD-3 接口上的硬盘用于安装 ESXi 操作系统。该硬盘 适合安装对读写要求不高的系统,如:软路由、DNS 服务器 、广告过滤器等,这些系统一但安装好后一般是存于内存中。同时可以作为系统镜像盘,存储这些操作系统的镜像文件。
直通盘¶
细心的网友肯定会发现,陈大剩的 NVME-SSD-2 是 PCIe 4.0 × 4 速率的硬盘,这块虽然是PCIe 4.0 × 4 但插在 PCIe 3.0 × 4 插槽上,速率仍然只有 PCIe 3.0 × 4 的速度。这块硬盘打算用来直通某个操作系统,以达到最优的速度,比如 黑苹果 或 W10 。
这样设计的优势:
- 后续有转移操作系统需求时,可直接更换硬盘;
- 即使整个 AIO 系统崩溃,只要硬盘完好,资源仍可继续使用;
公共盘 NAS 存储¶
考虑到内网已升级至 2.5 Gbps 网络环境,本打算 3.2TB 的 NVMe 固态硬盘直通给黑群晖做 SSD 存储池,但发现 SSD 存储池 2.5G 压根就跑不满,后续升级至万兆网络环境可以考虑用 SSD 存储池 方案。因此采用以下方案:
SSD 存储池:选用一块 3.2TB 的 NVMe 固态硬盘直通给黑群晖,用于高速读写任务(如迅雷下载、视频缓存等),充分发挥 2.5G 网络带宽优势。- HDD 存储池1: 1TB 机械存储池,用于存储一些公共服务相关数据,可以对外提供展示,如 WEB 服务资源等;
- HDD 存储池2:配备一块或多块大容量机械硬盘(如 4TB),用来存储私有化的关键数据,如影音、文件、重要资源;
- 冗余备份机制:未来计划引入第三块硬盘作为关键数据备份,进一步保障数据安全;
HDD 存储池1 和 HDD 存储池2 主要是考虑敏感数据问题,其次可以将公共盘 NAS 存储以虚拟盘的形式分给各个 AIO 中的操作系统,这样设计不仅能满足当前家庭 NAS 的性能需求,也为后续升级至万兆网络环境打下良好基础。
虚拟机系统盘¶
这个盘就没有太多要讲的了,主要用于分给各个操作系统做系统盘,然后通过上面的公共盘 NAS 存储虚拟盘做数据共享,主要的硬盘是 NVME-SSD-1 和 NVME-SSD-4 ,这两个盘基本能满足多个虚拟机同时运行了,后续不够可以考虑再添加。
总结¶
通过以上硬盘划分方案,可以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,最大化发挥各类存储设备的性能优势,为家庭 All-in-One 服务器提供可靠的存储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