系统安装
镜像准备¶
下载 OpenWrt 镜像¶
LEDE 已经和 OpenWrt 合并了,所以现在的 OpenWrt 就是以前的 LEDE,OpenWrt 官方下载地址为:OpenWrt,推荐版本(截止2025年07月30日):24.10.2。
镜像格式转换¶
- 解压镜像:将下载的
.img.gz
文件解压为.img
格式; - 格式转换:使用前面章节中的 StarWind V2V Converter 将 IMG 转换为 VMDK 格式;
- 获得文件:转换完成后会得到
xxx.vmdk
和xxx-flat.vmdk
两个文件,上传至 ESXi 镜像文件夹中;
ESXi 部署步骤¶
步骤 1:创建存储目录¶
通过 ESXi 管理界面创建专用目录:
导航路径:【存储】→【数据存储】→【数据存储浏览器】
- 创建软路由专用目录,陈大剩这里教程为主路由,所以名字设置为
main-route
。 - 从镜像存储目录
os
中复制转换后的 VMDK 文件到main-route
目录
警告
当不创建专用文件夹时,VMDK 镜像文件会被 ESXi 视为该 虚拟机的专属文件,与虚拟机形成强绑定关系,后续其他虚拟机无法使用此镜像,且删除虚拟机时,ESXi 会清理所有关联的文件。
步骤 2:创建虚拟机¶
导航路径:【虚拟机】→【创建/注册虚拟机】,首先是简单的三个步骤。
三个步骤完成后接下来是自定设置,由于陈大剩配置的是主路由,所以硬件分配会稍微高一点,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分配,自定义步骤比较多,如无需配置直通,后面两个步骤可跳过。
自定义设置完了,还需要需要将【虚拟机选项设】固件选择为【BIOS】。
最后,所有配置完成后,检查一遍,点完成。
配置网络¶
点击【打开电源】启动 OpenWrt,系统启动完成后不会自动进入 Shell,需要手动按回车键,进入 Shell 控制台开始配置。
查看当前网络状态:

eth0
网口,直通的网卡未加入 br-lan 桥接接口,建议先将所有接口添加到桥接中,便于后续网线插任何网卡都能管理 OpenWrt。

eth0
。
网口配置桥接¶
如果我们将所有网口配置桥接 br-lan
上,那我们随便插哪个网口都能访问 OpenWrt 管理后台了,编辑 /etc/config/network
文件。
config device
option name 'br-lan'
option type 'bridge'
list ports 'eth0'
list ports 'eth1' # 添加第一个直通网口
list ports 'eth2' # 添加第二个直通网口

vim
编辑器的网友可以查询 vim
如何保存和插入,保存结束后重启网络服务:
提示
文本编辑器并不一定要用 vim
,按照自己的使用习惯即可。
可以看到 默认配置信息:
- LAN IP:192.168.1.1
- 用户名:root
- 密码:无(首次登录需设置)
提示
如果默认的 192.168.1.1
与其他网段冲突,可以进行修改,替换掉 192.168.1.1
:
Web 管理界面访问¶
因为直通的两个网口都没有插网线,所以现在默认是空,我们需要按如下的步骤访问。
访问步骤:将连接 ESXi 管理网口的网线插到直通的网卡,将控制电脑的网络设置改为自动获取(DHCP),通过浏览器访问 OpenWrt 管理界面。
访问信息:
- 访问地址:http://192.168.1.1
- 默认用户名:root
- 密码:首次登录时设置
警告
插完网线后,控制电脑需要将原来的 ESXi 管理网口的静态 IP ,必须改为自动获取【DHCP】,才能访问 OpenWrt 管理界面。访问 ESXi 管理网口时必须再改回原来的静态 IP。
基础设置¶
进入 Web 管理界面后,可以看到直通的网口和虚拟交换机网口(10GbE),我们还要做一些基础设置。
设置密码¶
进入管理页面后第一件事情,是设置密码,导航【System】-【Administration】输入两次密码后点击【Save】
确定 WAN 和 LAN 口¶
因配置 网口配置桥接 将全部接口配置为 LAN 口,还需确认具体的 WAN,可以通过网卡的活跃度判断,插的那个网口。陈大剩这里 eth1
是现在插网线的网口(2.5G 网口),eth2
是直通的第二个 2.5G 网口,eth0
是虚拟交换机网口。
根据网络规划,
eth2
配置为 WAN 口(连接上游网络),将 eth0
和 eth1
配置为 LAN 口。其中,eth0
和 eth1
通过桥接方式连接到 br-lan 接口,共同充当 LAN 接口。
接下来需要分别配置 WAN 和 LAN 接口:
点击【Save & Apply】后,系统会显示倒计时读秒。如果在读秒期间配置成功,页面将自动刷新;如果配置失败,系统将恢复到之前的配置状态。
不出意外的话,将一根联网的网线插入 WAN 口(eth2
),OpenWrt 即可正常联网。
配置建议
- WAN 和 LAN 口分配应根据实际网络需求调整
- 建议至少保留一个 WAN 口用于上游网络连接
- 配置前请确认网口物理连接状态
换源¶
安装是默认使用的是国外源,导致有些镜像无法下载,需换国内源。 本教程使用清华源,换源方式可通过:界面换源、自动替换、手工替换这三种中随机一种换源,替换完后有网的情况下,可以 更新一下软件包。
界面换源¶
导航 【System】-【Software】点击【Configure opkg】将【/etc/opkg/distfeeds.conf】框内容换成如下:
src/gz openwrt_core https://mirrors.ustc.edu.cn/openwrt/releases/24.10.2/targets/x86/64/packages
src/gz openwrt_base https://mirrors.ustc.edu.cn/openwrt/releases/24.10.2/packages/x86_64/base
src/gz openwrt_kmods https://mirrors.ustc.edu.cn/openwrt/releases/24.10.2/targets/x86/64/kmods/6.6.93-1-1745ebad77278f5cdc8330d17a3f43d6
src/gz openwrt_luci https://mirrors.ustc.edu.cn/openwrt/releases/24.10.2/packages/x86_64/luci
src/gz openwrt_packages https://mirrors.ustc.edu.cn/openwrt/releases/24.10.2/packages/x86_64/packages
src/gz openwrt_routing https://mirrors.ustc.edu.cn/openwrt/releases/24.10.2/packages/x86_64/routing
src/gz openwrt_telephony https://mirrors.ustc.edu.cn/openwrt/releases/24.10.2/packages/x86_64/telephony

注意
手动替换时一定要注意 CPU 架构一搬分为:x86、arm、mips、....,其中 x86 占据 90% 的市场。换源时一定要清楚 CPU 架构,不知道可直接百度查 CPU 型号。
自动替换¶
自动替换需要 SSH 连接 OpenWrt,执行如下命令自动替换:
手工替换¶
需要 SSH 连接 OpenWrt,并编辑 /etc/opkg/distfeeds.conf
文件,将其中的 downloads.OpenWrt.org
替换为 mirrors.tuna.tsinghua.edu.cn/OpenWrt
即可。
语言设置¶
如果此时 WAN 口已经连接了网线,可以将界面换为中文, 安装中文语言包,导航【System】-【Software】-【Filter】。
接着搜索:base-zh-cn
,找到 luci-i18n-base-zh-cn 点击【Install】安装即可:
安装完成后刷新浏览器页面,系统界面将切换为中文。
ttyd¶
如果不想每次通过 SSH 去连接软路由,则可以安装 ttyd 插件。
安装完成后,直接导航【服务】-【终端】连接 OpenWrt。
登录账号为:root;密码为之前 软路由 - 设置密码 设置的密码。
网络实战¶
至此 OpenWrt 的安装全部结束,如只想看安装就到此结束了,有家庭网络需求,可以继续看前面的 网络架构 - 网络拓扑实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