存储设计
黑群晖存储设计是构建家庭 NAS 系统的核心环节,合理的存储架构直接影响数据安全性、系统性能和扩展能力。
存储架构设计¶
根据 准备工作 - 硬盘划分 陈大剩将磁盘设置为三个存储池,架构如下:
graph LR
A[存储池 1(basic)] -->B[西数 1TB]
B --> C[存储空间 1]
C-->D[data]
style B fill:#ff9999
graph LR
A[存储池 2(basic)] -->B[希捷 ST2000VX008 4TB]
B -->C[存储空间 2]
C-->D[homes]
C-->E[docker]
style B fill:#ff9999
graph LR
A[存储池 3(basic)] -->B[ESXi 虚拟硬盘 32GB]
B -->C[存储空间 3]
C-->D[web]
C-->E[system]
style B fill:#ff9999
架构解释¶
- 存储池 1:用于存储一些公共服务相关数据,可以对外提供展示,如 WEB 服务资源等;
- 存储池 2:用来存储私有化的关键数据,如影音、文件、重要资源,家庭数据等;
- 存储池 3:用于安装黑群晖和群晖系统套件,和 存储池 1、存储池 2 隔离开来;
存储池 1 和 存储池 2 使用第三方 备份插件,实时上传云盘,做多手冗余准备,及时某个物理磁盘坏了还能进行数据恢复。
存储池 3 是 ESXi 的虚拟硬盘,这样设计的好处是:下次换其他群晖版本或虚拟机,存储池 1 和 存储池 2 无需进行任何操作,仅需要进行磁盘重组,实现了操作系统无关性。
警告
按照陈大剩这样设计,并未进行灾备,如果硬盘坏了,则无法恢复数据,请勿参考。
最终效果¶
个人认为:如果不存小姐姐,4T 硬盘基本够用了,话说陈大剩个人空间从未用完过 2T,最终效果如下:
后续规划¶
在叨叨几句,细心的网友肯定发现了,陈大剩并未做任何 灾备支持,后续陈大剩将会采购 1T 和 4T 的硬盘给 存储池 1、存储池 2 组 raid1,这样坏了一个盘也能继续恢复。
创建日期:
2025年7月22日
最后更新:
2025年9月3日